跟著袁醫生看兒科
6min1 w ago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許多家長都經歷過孩子半夜哭鬨喊腿疼的情況,明明没有受傷,卻疼得睡不著。别著急,這很可能是兒童常見的“生長痛” 在作怪。 很多人都會認為,生長痛和長個子有關。但其實,雖然名為生長痛,但醫學研究證實其與骨骼生長速度、身高增長無直接關聯。今天就帶大家揭開生長痛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生長痛?生長痛是指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骨骼生長迅速,而肌肉、肌腱等軟組織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導致牽拉痛或酸痛感。 這種疼痛通常發生在3~12歲的兒童身上,主要表現為間歇發作的下肢疼痛,特别是膝關節週圍、大腿和小腿部位。疼痛多為鈍痛,也可表現為針刺樣痛或劇烈牽拉痛,且通常在夜間較為明顯,可能影響孩子的睡眠。 怎麼判斷是不是生長痛?當孩子下肢疼痛,但體格檢查、肌肉骨骼檢查均無異常,日常活動不受限,且無關節紅腫、皮膚發燙等症狀時,便可初步判斷為生長痛。 在中醫看來,生長痛本質是“不榮則痛”與“不通則痛”的交織,與腎脾肝三臟失衡有關。 先來說說腎,中醫上說,腎主骨生髓,腎精是骨骼生長的物質基礎。腎精不足時,骨骼生長速度與營養供給失衡,表現為膝週酸軟疼痛,尤其在夜間腎經當令時加重。孩子還可能伴有手腳冰涼、遺尿頻發等症狀。 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