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案例集|戰略、組織與領導力【直播回聽】重訪臺積電案例:專業代工模式的邊界(五)
1h 24min1 w ago
詳細信息
音頻文字發布在公眾號“北京讀天下”,《價值創造與商業模式》在公眾號微店有優惠。每週新書聽友群微信號:yinmingshu002。 DRAM和邏輯芯片兩種產品聽上去加工過程相當類似的產品,都要用到光刻機和蝕刻和薄膜沉降技術,然而它們的商業模式卻無法通用,兩種芯片市場的需求波動也並不同步。為了爭取DRAM市場,臺灣企業界可謂儘銳出戰,工研院、盧氏兄弟,施振榮、張忠謀,還有臺塑,都是一時之選,采用了多種技術路線,結果全部失敗。張忠謀說,臺灣人喜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愛拚才會贏。不是我們不拚,但我們的確輸了。 對於張忠謀,90年代見證了專業晶圓模式的成功,也同時證明存儲芯片生產不適用專業代工模式。一個重要的區别是90年代邏輯芯片市場上湧現出大量的Fabless設計公司,這也符合邏輯芯片的特點。專業代工企業憑借靈活的定制化能力,不和客戶競爭的價值主張打敗了垂直整合企業的代工業務,吸收了大量Fabelss創造的新訂單。專業代工企業能力的提升刺激了更多的Fabless企業,相當於為自己創造了需求。 從臺積電電前15大客戶的變化來看,90年代名單變化很大,2000年以后開始比較穩定,垂直整合企業逐漸退出,Fabeless取代它們成為行業主導力量,由此可以直觀地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