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案例集|戰略、組織與領導力【直播回聽】重訪臺積電案例:飛利浦往事(三)
1h 25min3 w ago
詳細信息
音頻文字發布在公眾號“北京讀天下”,《價值創造與商業模式》在公眾號微店有優惠。每週新書聽友群微信號:yinmingshu002。 潘文淵和TCA顧問團没有拿過臺灣的薪水,卻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做出卓越貢獻,他們在臺灣的聲譽非常好。TCA成員有三大原則,不拿薪水,不用工作時間,不泄露企業秘密。關於美國扶持臺灣集成電路產業,有不同的說法,這是從海外學者角度的觀察。 張忠謀說飛利浦對臺積電有恩也有怨,不過在自傳中,怨的部分顯然比重較高。 從表面來看,飛利浦對臺積電的貢獻是很明顯的。作為創始投資人,飛利浦不只提供了資金,也提供了技術轉讓、專利保護和商譽分享。飛利浦在公司治理上也有很大貢獻,張忠謀從德儀搬來的管理方法在臺灣本地的適應性未必很高。一般來說,政府背景很強的企業難以做到獨立經營。在建設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張忠謀得到飛利浦董事的支持。雙方理念一致,溝通没有障礙。至於飛利浦企圖通過股份承購權控制臺積電,這是股東協議中的內容,屬於公開的商業行為,並不特殊。 如此來看,張忠謀在自傳中對飛利浦的抱怨顯得有些過度,但這是他做為管理者特有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