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聽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離,雪球,國內領先的集投資交流交易一體的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里。今天分享的內容叫做 做配置如何避免追漲? 來自 中泰資管唐軍 “如何區分配置和追漲”是一位財經自媒體老師之前向我提出的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兩者怎麼會等同呢?但這位經驗豐富也很專業的老師進一步解釋到:“從我本人的觀察來看,‘配置’這個詞,往往與‘追漲’連在一起。當我們覺得某類資產的配置價值高時,它往往在上漲甚至新高的路上;相反,在大家的認知里,連虧幾年的資產,基本不會有什麼‘配置價值’”。 細想一下,這位老師的觀察是很客觀的。 我們都知道,“追漲”通常跟“投機”、“非理性”、“散戶”等詞語聯系在一起,而“配置”經常跟“價值”、“專業模型”、“機構投資者”等聯系在一起。兩者似乎有天壤之别,卻在投資實踐中表現雷同,這值得思考。 所以,我想從最經典的馬可維茨組合優化理論說起,分析資產配置為何會追漲,以及如何避免追漲。 經典的投資組合理論也會追漲 美國經濟學家馬可維茨提出的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是很多資產配置模型的基礎,其打破了傳統 “僅關注收益” 的投資邏輯,首次用方差(或標準差)量化風險,並通過數學...
歡迎收聽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離,雪球,國內領先的集投資交流交易一體的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里。今天分享的內容叫做 牛市三階段:哪一段最容易“埋人”? 來自 懶人養基 霍華德·馬克斯在《週期》里總結過牛市三階段:第一階段,少數聰明人相信會漲;第二階段,多數人相信會漲;第三階段,所有人都相信會一直漲。 在大眾敘事里,熊市才是“吃人”的元凶,千股跌停、融資爆倉、淨值腰斬,處處帶血。然而,真正把絕大多數投資者“活埋”的,恰恰是牛市——尤其是牛市的最后一段。它用不斷刷新的高點、鋪天蓋地的財富神話和看似永不停歇的成交量,把人們誘進一個“只許漲、不許跌”的幻覺里,然后在最喧囂處釜底抽薪。 01 牛市第一階段:猶豫和懷疑中啟動,風險最低卻少人參與 牛市第一階段往往從熊市的廢墟中悄然開啟。此時市場剛經歷漫長下跌,投資者信心渙散,指數在底部區域反復震蕩,偶爾的上漲被多數人視為 “反彈陷阱”。這一階段的典型特征是 “猶豫”:政策面開始釋放利好,資金面悄悄寬鬆,但基本面尚未明顯改善,市場分歧極大。 少數敏銳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布局,而散戶還在忙著割肉止損或觀望等待。2019 年一季度的牛市啟動期,滬深 300 ...
歡迎收聽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離,雪球,國內領先的集投資交流交易一體的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里。今天分享的內容叫做 多元配置后,我也適應了“漲得没有那麼快” 來自 府庫 今年市場的行情整體呈現出“股票和黃金上漲,債券平穩”的特點。 首先,今年表現最突出的資產是黃金,上漲近26%。這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放緩帶來的降息預期,以及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增加,各國央行也在加大黃金儲備,讓資金更青睞黃金這種傳統的避險資產。 其次,中國股市今年也迎來明顯反彈。其中,港股的表現格外強勁,恒生科技指數漲幅超過27%,恒生指數上漲超過26%,此前被嚴重低估的科技板塊和大市值公司迅速反彈。A股市場中,中小盤股票表現明顯優於大盤股票,比如中證2000指數上漲了約21%,而滬深300指數僅上漲約5%,說明資金更青睞彈性更大的中小型公司。 海外市場方面,今年整體穩中有升,但漲幅不如國內市場。歐洲表現不錯,德國DAX指數上漲了21%以上;美股則相對溫和,納斯達克100和標普500分别上漲約11%和9%,雖然没有去年那麼火熱,但整體依然保持上升趨勢。 相比之下,今年債券市場比較平淡,收益率只有0.4%左右。這主要是因為前期債券漲幅透支,今年進入平穩...
歡迎收聽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離,雪球,國內領先的集投資交流交易一體的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里。今天分享的內容叫做 穩健投資三要素:初始本金、時間復利與杠杆的平衡藝術 來自 談投資品價值 一、初始本金:財富積累的起點基石 初始本金就如同萬丈高樓的基石,看似樸實無華,卻默默承載著整個財富大廈的重量。 (一)本金規模決定投資下限 初始本金的規模,從一開始就劃定了我們投資收益的下限。想象一下,你懷揣著 10 萬元踏入投資市場,而另一位投資者帶著 100 萬元進場,假設年化收益率都穩定在 10%,一年過去,你收獲 1 萬元收益,對方則輕鬆入賬 10 萬元,這 10 倍的差距僅僅是個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充足的本金不僅在收益數字上占據優勢,也在資金門檻和機會的把握上占儘優勢。比如科創板北交所港股通股指期貨融資融券都有資金門檻。而且,厚實的本金能在面對投資風險時給予我們更大的緩衝空間,不至於因為一次小小的市場波動就傷筋動骨。 (二)本金積累的雙重路徑 既然本金如此重要,那該如何積累呢?其實主要有主動積累和被動優化兩條路徑。 主動積累要求我們積極提升自身在職場中的競爭力。不斷學習新技能、考...
歡迎收聽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離,雪球,國內領先的集投資交流交易一體的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里。今天分享的內容叫做 我們是投資的同路人,不是互相博弈的競爭者 來自 府庫 最近行情確實挺不錯的,一轉眼上證指數都到3600點了。持倉没有太多好擔心的,咱們就可以一起閒聊閒聊了。 看著賬戶里面的錢一天天多起來,心里面肯定很開心,前幾天寫文章的時候,也記錄了一下對未來行情相對樂觀的預期,有讀者朋友會說,你看,現在都開始主觀判斷行情了。 這其實不是我第一次對行情做一些判斷了,往前可以追溯到2022年1月15日也通過趨勢分析,判斷當時整體趨勢有下行風險,在跌破牛熊分界線之后我進行了一波減倉操作。 后續的走勢是這樣的,我確實也没有想到會遭遇這幾年持續時間這麼長,並且過程中没有什麼像樣的反彈的行情。 在最初學習投資的時候,“不要預測行情,只應對市場”這句話讓我印象也特别深。后來“預測”這個詞讓我很疑惑,因為無論是根據估值還是趨勢,都會有一個對行情的判斷,最終的投資決策也是基於這個判斷做出來的。因為進行長期觀察之后,行情滿足了一定特征,未來一段時間大概率的走勢是有感覺的。 后來我明白了這個判斷和“預測”...
歡迎收聽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離,雪球,國內領先的集投資交流交易一體的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里。今天分享的內容叫做 普通人做投資,把風險轉變為機會的三個思路 來自 做配置的小雪 今年4月,在對等關稅、美債發行遇冷、拋售潮等風險事件下,美國衰退論和美債違約論甚囂塵上。有一些球友也開始質疑我,為什麼要配置美股和美債,為什麼對美國宏觀經濟潛在的風險視而不見。 在資本市場里,風險是100%會發生的,尤其在特朗普任期內,風險的源頭可能來自政策的突然轉向、一次公開采訪、甚至只是社交平臺上的一條推文,隨機性和不可預測性只會比以往更高。而我顯然不具備分析和預測這些復雜事情的能力,但我知道,風險往往伴隨著機遇。 《黑天鵝》的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還寫過一本書,叫做《反脆弱:從不確定性中獲益》,書名中的“反脆弱”,指的是事物在壓力、混亂、波動和不確定性中,不僅不會受損,反而可以變得更加強大。 在投資中,我們同樣可以構建“反脆弱”的投資思維,不僅不需要預測風險,而且在面對突發危機時,既能扛得住,又能化危為機。 一、風險不可預測,按照自己的預測下注,往往會造成虧損 大多數投資者都熱衷於去預測市場,以...
歡迎收聽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離,雪球,國內領先的集投資交流交易一體的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里。今天分享的內容叫做 不只是3600點!我們該建一個能接住任何牛市的賬戶! 來自 漲了再喊我 上證突破3600點! 除了2021年突破3731點之外,别說3600點,上證指數已經在3500點以下徘徊快10年了,這次終於站上3600點,該說不說,還是得歡呼下:牛來了! 牛市真的來了嗎? 其實從A股結構上來講,牛市在我們没有注意的地方,早就已經來了。 中證銀行指數從2022年底悄悄走出慢牛,不斷突破新高; 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從底部反彈,年內漲幅達到91%; 金融科技概念在政策催化下連續走強,即將突破2024年10月8日的高點…… 總有資產在牛市中,但牛市的市場表現能否轉化為我們個人賬戶的收益,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翻看自己的賬戶看看,3000點買的,3600點你回本了嗎? 3600點,引發的是我們對全面牛市的期待! 但復盤2000年以來的A股行情會發現:A股市場存在多輪牛市,但牛市期間行情漲幅差異較大。 光大證券數據表示: 2016-2018年與2019-2021年牛市期間,上證指數漲幅均不足100%,且行業漲幅超100%的占比低於 35%,這兩輪牛市更符合結構性牛市的特征。 2019-2021年...
歡迎收聽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離,雪球,國內領先的集投資交流交易一體的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里。今天分享的內容叫做如何正確地迎接牛市? 來自 六億居士 最近,上證指數相對穩定地站上了3500點,市場明顯熱鬨了起來。后臺的留言開始樂觀起來:61,我忍不住加倉了! 能理解大家的心情。過去這幾年,市場跌多漲少,投資者經歷了反復的磨損。有的倉位長期浮虧,有的策略堅持不下去,有的人甚至剛清倉完,指數就漲了回來。眼看行情回暖,誰都不想再次錯過。 但正因為如此,這個階段更需要我們冷靜下來,想清楚一個問題:如果牛市來了,我們該怎麼做? 相較於2024年9月那一次強力脈衝,這一輪的上漲更為有序,頗有些“慢牛”的氣質,這也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針對性的做準備。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在牛市初期這個特殊的階段,投資者該如何打好基礎、守住節奏、減少遺憾。 一、守住底線:别讓利益蒙蔽雙眼 首先要做的,是從倉位結構出發,重視股債配比,嚴守不用杠杆的底線。這一點,61過去在很多文章中都講過,但到了牛市初期,往往最容易被唿視。 最近不少投資者開始討論融資融券,覺得成本低、操作靈活,配合牛市節奏可能會“起飛更快”。但我們得承認,用...
歡迎收聽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離,雪球,國內領先的集投資交流交易一體的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里。今天分享的內容叫做 既害怕追高又擔心踏空,這類基民該怎麼辦? 來自 養基司令 不得不說,今年六月下旬以來,A股走勢相當穩健,上證指數連續突破兩道整數關! Wind統計顯示,6月23日-7月18日區間,31個申萬一級行業全部錄得正收益,這意味著只要堅定持有,無論哪個行業板塊都賺到了錢!當然,賺多賺少還是有區别的,TMT行業中的通信、計算機漲幅領先,成長板塊中的國防軍工、生物醫藥表現也不俗,高股息行業中的鋼鐵一馬當先。 從主流指數區間表現看,科創50略微落后於上證指數,但是科創綜指明顯更強。同樣情況還反映在市值因子上,中證2000漲幅明顯領先於滬深300。不過,創業板指卻明顯領先於創業板綜。種種跡象表明,結構牛行情中很可能跑不贏市場。 如果說“跑不贏”,只是內心酸溜溜的表現,那麼“完全踏空”就是心中萬馬奔騰的真實寫照!司令最近就收到留言,問:本輪行情踏空了,現在入手會不會追高,該怎麼辦? 感覺這個問題,不是兩三句話能夠說清楚,而且碰到這種情況的人可能還不少。於是就想著,索性寫一篇來展開講講! 看到市場持續走高,既怕...
歡迎收聽雪球出品的財經有深度,雪球,國內領先的集投資交流交易一體的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里。今天分享的內容叫利率如果長期下行,債基還能拿多久?,來自晨星Morningstar。 過去十年,債市的表現堪稱“風景獨好”。 10年期國債收益率整體呈現長期向下的走勢,尤其去年,直接按下了二倍速,一路震蕩下行至1.5%左右的歷史低位。從風險調整后的視角來看,債券無疑也是過去十年中國性價比最高的資產之一。 然而,今年初至今債券的表現起起伏伏,讓不少朋友心里也開始擔心,債券的行情是不是已經走到頭了,手里的債基還要繼續持有嗎?今天我們就來重新審視一下債券的價值。 01 債券作為收益來源 過去 10 年,債券憑借利率下行的東風,有著十分亮眼的表現。那麼在當前低利率的環境又對債券未來的收益意味著什麼呢? 低利率環境對債券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收益預期。 債券的收益構成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票息收益,二是資本利得。低利率環境對這兩部分收益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先來說說票息收益。 票息收益就好比存款利率,存的時候利率越高,就可以在到期拿到的收益就越高。而在低利率的環境中,新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在逐步下降,這就使得能賺到的票息收益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