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找一本書讀懂中國歷史,應該選哪本?
錢穆、顧頡剛、譚其驤等多位史學大家都不約而同推薦呂思勉的《中國通史》,呂思勉是20世紀史學大師,他的《中國通史》是目前版本最多、發行量最大的一本國史著作,受到從民國至今無數讀者的好評。
通俗版本,全文解讀
呂思勉通讀二十四史、學養深厚,他用民國白話寫成的著作對當代讀者難免有閱讀難度,本專輯選取通俗易懂的1934年復興中學版《中國通史》,對原書全文誦讀、細致講解,感受大師的學術風采和淵博知識。
憂國憂民,思想深刻
在民族危亡時刻,呂思勉身處書房卻懷抱“在最黑暗時代里,保有歷史之輪廓,而存民族希望之火”的願望,凝聚心血寫下此書,全書充滿了民國愛國知識分子對國家前途的深切期望和對本民族文化的深沉敬愛。
多維講解,拓展延伸
《中國通史》出版至今已80多年,受時代局限難免有所缺憾。本專輯增補大量考古、歷史和地理研究成果,結合主講人多年“行萬里路”的實地探察,為您呈現一個比原書更現代、更豐富的中國歷史。
你將獲得
· 經典:呂思勉《中國通史》全本講解
· 精讀:詳解書中生僻字詞、歷史掌故
· 拓展:了解當代歷史和考古研究成果
· 啟示:通過大師作品深刻理解歷史規律
- 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之一
亮點推薦:可根據興趣選擇收聽
本集節目,主播介紹呂思勉先生及其生平,並對《中國通史》大綱串講。 呂思勉先生著作:《白話本國史》 《先秦史》 《兩晉南北朝史》 《呂著中國通史》 《秦漢史》《先秦學術概論》 《中國名族史》 《理學綱要》 《中國制度史》 《隋唐五代史》 《呂著三國史話》 《中國史》 《呂思勉說史》 《呂思勉讀史札記》 《呂思勉遺文集》 《三國史話》 《經子題解》 《文字學四種》 《論學集林》 《史學四種》 《呂著史學與史籍》 《呂著中國近代史》
歷史是怎樣一種學問?究竟有什麼用處? 從前的人,常說歷史是“前車之鑒”,以為“不知來,視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為戒。這話粗聽似乎有理,細想卻就不然。世界是進化的,后來的事情,絕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樣。病情已變而仍服陳方,豈唯無效,更恐不免加重。我們初和西洋人接觸,一切交涉就都是坐此而失敗的。 又有人說:歷史是“據事直書”,使人知所“歆懼”的。因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壞,就不免“遺臭萬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顧惜名譽。強悍的人,就索性連名譽也不顧。況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難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眾所共知的就不過是其表面;其內幕是永不能與人以共見的。又且事情愈大,則觀察愈難。斷没有一個人,能週知其全局。若說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據以直書,那就非愚則誣了,又有一種議論:以為歷史是講褒貶、寓勸懲,以維持社會的正義的。其失亦與此同。 凡講學問必須知道學和術的區别。學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術則是措置事情的法子。把舊話說起來,就是“明體”和“達用”。歷史是求明白社會的真相的。什麼是社會的真相呢?原來不論什麼事情,都各...
民族和種族不同。種族論膚色,論骨骼。其同異一望可知,然歷時稍久,就可以漸趨混合。民族則論語言,論信仰,論風俗。雖然無形可見,然而其為力甚大。同者雖分而必求合,異者雖合而必求分。所以一個偉大的民族,其形成甚難;而民族的大小,和民族性的堅強與否,可以決定國家的盛衰。 一國的民族,不宜過於單純,亦不宜過於復雜。過於復雜,則統治為難。過於單純,則停滯不進。我們中國,過去之中,曾吸合許多異族。因為時時和異族接觸,所以能互相淬(cuì)礪,采人之長,以補我之短;開化雖早,而光景常新。又因固有的文化,極其優越,所以其同化力甚大。雖屢經改變,而仍不失其本來。經過極長久的時間,養成極堅強的民族性,而形成極偉大的民族。各民族的起源發達,以及互相接觸、漸次同化,自然要待后文才能詳論。現在且先作一個鳥瞰(kàn)。 中華最初建國的主人翁,自然是漢族。漢族是從什麼地方,遷徙到中國來的呢?現在還不甚明白。既入中國以后,則是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粵江流域,漸次發展的。古代的三苗國,所君臨的,是九黎之族,而其君,則是薑姓。這大約是漢族開拓長江流域最早的。到春秋時代的楚,而益形進化。同時,沿海一帶,有一種斷發文身的...
普通人往往有一種誤解:以為歷史上所謂東洋,系指亞洲而言;西洋系指歐洲而言。其實河川、湖泊,本不足為地理上的界線。烏拉山雖長而甚低,高加索山雖峻而甚短,亦不能限制人類的交通。所以歷史上東西洋的界限,是亞洲中央的蔥嶺,而不是歐、亞兩洲的界線。 蔥嶺以東的國家,和蔥嶺以西的國家,在歷史上儼然成為兩個集團;而中國則是歷史上東洋的主人翁。蔥嶺以東之地,在地勢上可分為四區: 一.中國本部:包有黃河、長江、粵江三大流域。 二.蒙古新疆高原:以阿爾泰山系和昆侖山系的北干,和海藏高原、中國本部及西伯利亞分界。中間包一大沙漠。 三.青海西藏高原 是亞洲中央山嶺蟠結之地。包括前后藏、青海、西康。 四.關東三省 以昆侖北干延長的內興安嶺和蒙古高原分界。在地理上,實當包括清朝鹹豐年間割給俄國之地,而以阿爾泰延長的雅布諾威、斯塔諾威和西伯利亞分界。 歐亞分界線:地理分界線和帕米爾高原 東北地區地圖:
四區之中,最先發達的,自然是中國本部。古代疆域的記載,最早的是《禹貢》。《禹貢》所載,是否禹時的情形?頗可研究。即使承認他是的,亦只是當時聲教所至,而不是實力所及。論實力所及,則西週以前,漢族的重要根據地,大抵在黃河流域。至春秋時,楚與吳、越漸強;戰國時,巴、蜀為秦所並,而長江流域始大發達。秦取今兩廣和安南之地,置桂林、南海、象郡,福建之地置閩中郡,而南嶺以南,始入中國版圖。 其對北方,則戰國時,魏有上郡;趙有雲中、雁門、代郡;燕開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而熱、察、綏和遼寧省之地,亦入中國版圖。其漠北和新疆省,是漢時才征服的。但此等地方,未能拓為郡縣,因國威的張弛,而時有贏縮。青海,漢時為羌人所據。西藏和中國,無甚交涉。唐時,吐蕃強盛,而其交涉始繁。元初征服其地,行政上隸屬於宣政院。 總而言之:漢唐盛時,均能包括今之蒙古、新疆。至西藏之屬於中國,則系元、清時代之事。但當秦開南越時,我國即已包有后印度半島的一部。至漢時,並以朝鮮半島的北部為郡縣。唐以后,此兩半島均獨立為國,我國迄未能恢復。中國疆域的贏縮,大略如此。 至於政治區劃:則據《禹貢》所載,大約今河北、山西,是古...
歷史事實,前后相銜。強欲分之,本如“抽刀斷流,不可得斷”。但是為明了變遷大勢起見,把歷史劃分做幾個時期,也是史家常用的法子。 中國的歷史,當分幾期,這是顯而易見的。三代以前,我國還是個列國並立的世界,當劃為一期。自秦以后,便入於統一的時代了。自此,直至近世和歐人接觸以前,內部的治化,雖時有變遷;對外的形勢,並時有漲縮;然而大體上,總是保守其閉關獨立之舊約。這個當劃為一期。從中歐交通以后,至民國成立之前,其間年代,雖遠較前兩期為短;然這是世運的進行,加我以一個新刺戟(jǐ),使之脫離閉關自守之策,進而列於世界列國之林的,亦當劃為一時期。民國成立,至今不過二十二年。卻是我國改良舊治化,適應新環境的開始。一切都有更始的精神。以后無窮的希望,都將於此植其基。其當另劃為一期,更不待言。 所以自大體言之,我國的歷史,可劃分為上古、中古、近世、現代四個時期。這是大概的劃分。若更求其詳,則每一時期中,亦可更分幾個小階段。 在上古期中,巢、燧(suì)、羲、農,略見開化的跡象。自黃帝禦宇,東征西討,疆域大拓。自此稱為天子的,其世系都有可考。雖然實際還是列國並立,然已有一個眾所認為共主的,這是政治情勢...
我國現在,所吸合的民族甚多,而追溯皇古之世,則其為立國之主的,實在是漢族。漢族是從什麼地方,遷徙到中國來的呢?這個在現在,還是待解決的問題。 從前有一派人,相信西來之說。他們說:據《週官·大宗伯》和《典瑞》的鄭注:古代的祭地祇(qí),有昆侖之神和神州之神的區别。神州是中國人現居之地,則昆侖必是中國人的故鄉了。昆侖在什麼地方呢?《史記·大宛(yuān)列傳》說:“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闐(tián)。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這所指,是現在於闐河上源之山。所以有人說:漢族本居中央亞細亞高原,從現在新疆到甘肅的路,入中國本部的。 然而鄭注原出緯書。緯書起於西漢之末,不儘可信。河源實出青海,不出新疆。指於闐河源為黃河之源,本系漢使之誤;漢武帝乃即仍其誤,而以古代黃河上源的山名,為於闐河上源的山名,其說之不足信,實在是顯而易見的。漢族由來,諸說之中,西來說較強;各種西來說之中,引昆侖為證的,較為有力;而其不足信如此,其他更不必論了。民族最古的事跡,往往史籍無征。我國開化最早,又無他國的史籍,可供參考。掘地考古之業,則現在方始萌芽。所以漢族由來的問題,實在還未到解決的機會。與其武斷,無寧闕疑...
《尚書大傳》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kù)、堯、舜為五帝 燧人、伏羲皆風姓。神農薑姓。黃帝姬姓。燧人氏,鄭注《易緯通卦驗》,說他亦稱人皇。而《春秋命歷序》說:人皇出暘(yáng)谷,分九河。伏羲氏都陳。神農氏都陳徙魯。黃帝邑於涿(zhuō)鹿之阿(ē),據地理看來,似乎風姓、薑姓的部落在河南,姬姓則在河北。 神農氏,亦稱烈山氏。“烈山”二字,似即《孟子》“益烈山澤而焚之”的烈山,為今人所謂“伐栽農業”。則我國民族居河南的,似乎並没經過遊牧的階級,乃從漁獵徑進於耕農。黃帝,《史記》言其“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這確是遊牧部落的樣子。涿鹿附近,地勢亦很平坦,而適宜於遊牧的。我國民族居河北的,大約是以遊牧為業。遊牧之民,強悍善戰;農耕之民,則愛尚平和;所以阪(bǎn)泉涿鹿之役,炎族遂非黃族之敵了。 阪泉涿鹿,昔人多以為兩役。然《史記·五帝本紀》,多同《大戴禮記》的《五帝德》、《帝系姓》兩篇,而《大戴禮記》只有黃帝和炎帝戰於阪泉之文,更無與蚩尤戰於涿鹿之事。而且蚩尤和三苗,昔人都以為是九黎之君。而三苗和炎帝,同是薑姓。又阪泉、涿鹿,說者...
太古的社會情形畢竟如何?古書所載有說得極文明的,亦有說得極野蠻的。說得極野蠻的如《管子》的《君臣篇》等是。說得極文明的則如《禮記·禮運篇》孔子論大同之語是。二說果孰是?我說都是也,都有所據。 人類的天性,本來是愛好和平的。惟生活不足,則不能無爭。而生活所資,食為尤亟。所以社會生計的舒蹙(cù),可以其取得食物的方法定之。搜集和漁獵時代,食物均苦不足。遊牧時代,生活雖稍寬裕,而其人性好殺伐,往往以侵掠為事。只有農業時代,生計寬裕;而其所做的事業,又極和平,所以能產生較高的文化。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婦妃pei匹之合,獸處群居,以力相征。於是智者詐愚,強者淩弱,老幼孤獨不得其所。 古代的農業社會,大約是各各獨立,彼此之間,不甚相往來的。老子所說:“郅(zhì)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所想象的就是此等社會。惟其如此,故其內部的組織,極為安和。 孔子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u能,講信修睦。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