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曾國藩家書覺得不過癮?
再來聽張宏傑老師講曾國藩傳奇的一生吧!
點擊收聽:張宏傑講曾國藩家書,揭開曾文正公的人生智慧。
曾國藩是離我們最近的聖人
曾國藩的一生可以概括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他出生底層農民家庭,資質平庸,28歲才考取進士,卻立下“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志向,最終成為與孔子、王陽明比肩的聖人,是成大事者學習的典範。
家書是曾國藩成功之道的絕好教材
真誠:給親人的信是最真誠的,曾國藩毫無保留傾囊相授
有效:在他的教育指引下,曾氏家族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人才
經典:百余年來,李鴻章、梁啟超、胡適、錢穆等人都從中受益
家書包含六大板塊
修身:治貪治懶、戒驕戒躁,自律的生活守則
勸學:曾國藩的私人書單,高效的讀書方法
齊家:曾氏家族的家風與家教
為政:職場進階法則、人際關系妙法
交友:近貴人,遠小人,結交良師益友
軍略:懂戰略會戰術,提升領導力,建立大局觀
一書一課,幫你走入曾國藩的世界
一書 • 專業播講:
△ 完整版白話譯文,好聽易懂
△ 文言原文,賞析古典佳作之美
一課 • 深入解讀:
△ 背景:信中人物介紹、時代背景分析,理清來龍去脈
△ 主旨:全信主旨概括、難點剖析
你將獲得
1.精選160封家書,精講320期音頻
2.曾國藩修身、處世、管理、交友的獨家方法
3.曾國藩的讀書秘訣和私人書單
4.晚清政治、軍事、官場、文化實錄
適合誰聽
1.喜歡曾國藩的你
2.想養成好習慣、磨煉心性、培養大格局的你
3.對晚清社會歷史文化感興趣的你
4.想提高文字能力,熱愛閱讀的你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你好,歡迎收聽曾國藩家書。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還有半個是曾國藩。這麼一看,曾國藩是離我們最近的聖人了。中國傳統對聖人的定義非常嚴苛,要求立德、立功、立言,立就是建立。從立德來說,曾國藩一生堅持修身養性,是晚清著名的理學家,被稱作千古第一完人。從立功來講,他平定太平天國,剿滅撚(niǎn)軍,建立江南造船廠等,開啟中國近代工業化進程,被封為侯爵,死后還得到“文正”的諡(shì)號,這在滿洲貴族統治的清代,是漢人的最高榮耀。因此,歷史學家說他是“晚晴四大名臣”之首。從立言來看,他能寫一筆漂亮的桐城派古文,著有大名鼎鼎的《冰鑒》《曾國藩家訓》,當然,影響力最大的還是他的《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和絕大多數人一樣,天賦平平,出身普通,可他卻在三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每個渴望成功的人,都想從曾國藩身上學到成功的秘訣。而他這些秘訣的很大一部分,就體現在《曾國藩家書》中。 在曾國藩寫給家人的信中,既有對父母長輩的孝敬關愛,也有對兄弟子女的諄諄教誨;既有家長里短,也有軍國大事。最吸引人的,還是曾國藩提出的那些操練肉身,磨煉心性的方法。正像曾國藩說的:不...
這封信的標題是: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與諸弟書。是曾國藩在1843年1月20日寫給遠在家鄉的四個弟弟的。他重點向弟弟們談到了自己在京城每天讀書、學習的具體內容。信后附的課程表,詳細記錄了曾國藩每天對自己的要求。此外,曾國藩還向弟弟們介紹了自己在京城結交的志同道合的新朋友。通過讀這封信,我們還可以了解到曾國藩此時的清貧與窘(jiǒng)迫,但也可以看到曾國藩一心向學、持之以恒,不為物質上的困難所動搖的頑強精神。 四位老弟: 十一月十七號寄出的第三封信,想必你們已經收到了。父親到縣城里交納糧食,各位弟弟為什麼不寄一封信到縣城,然后再轉寄到省城呢?以后只要遇到方便的時機,就要寄信,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四位弟弟在家讀書,不知道每天是怎麼樣用功的?我自從十月初一日立志自強求新以來,雖懶惰仍似以往,但每天用楷書寫日記,讀史書十頁,每日創作“茶余偶談”一段,這三件事一天都没有間斷過。我發誓從十月二十一日開始永遠戒掉水煙,至今已經兩個月没有吸煙了,已經成了習慣。我給自己設的課程很多,只是日記“茶余偶談”、讀史書十頁、用楷書每天寫日記這三件事發誓終身不間斷。弟弟們每天給自...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與諸弟書 諸位賢弟足下: 十一月十七寄第三號信,想已收到。父親到縣納漕,諸弟何不寄一信交縣城轉寄省城也?以后凡遇有便,即需寄信,切要切要。 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十月廿(niàn)一日誓永戒吃水煙,洎(jì)今已兩月不吃煙,已習慣成自然矣,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余偶談,讀史十頁,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諸弟每日自立課程,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雖行船走路,須帶在身邊,予除此三事外,他課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將終身行之。 前立志作《曾氏家訓》一部,曾與九弟詳細道及,后因采擇經史,若非經史爛熟胸中,則割裂零碎,毫無線索,至於采擇諸子各家之言,尤為浩繁,雖抄數百卷,猶不能儘收,然后知古人作《大學衍義》《衍義補》諸書,乃胸中自有條例,自有議論,而隨便引書以證明之,非翻書而遍抄之也。然后知著書之難,故暫且不作《曾氏家訓》;若將來胸中道理愈多,議論愈貫串,仍當為之。 現...
這封信是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寫給遠在家鄉的四弟曾國潢、九弟曾國荃以及最小的弟弟曾國葆的。在這封信中,曾國藩主要向弟弟們談到了做官的道理,以及父母對待兒女婚姻應該采取的態度。 四弟、九弟、小弟: 自從四月二十七號得到準備大考的諭(yù)旨以后,二十九號給家里寫了一封信,五月十八號又給家里寄了一封信,二十九號又寄了一封信,六月十八號又寄了一封,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都收到了呢?二十五號那天接到四弟六月一號寄過來的信,信中說的事我都已經知道了,非常開心! 分發試卷時去拜訪過的各家,有一半都是我過去的老朋友,只是多次打擾别人,心里十分不安。我自從道光十九年開始在京城做官,參加各種應酬,現在仍然十分后悔。將來萬一去地方上做官,要麼是督撫、要麼是學政,以前接濟過我的人,要麼幾百兩,要麼幾千兩,像釣魚的魚餌一樣,都要數倍的還回去。他們假如將來到我做官的地方去,如果不招待那就太說不過去,太過刻薄了,但如果招待他們,那麼他們以前對我一分,我就要十倍的還回去,即便這樣可能都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所以哥哥我自從庚子年到了北京之后,到現在八年間...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廿七日與澄沅季書 澄侯、子植、季洪三弟足下: 自四月廿七日得大考諭旨以后,廿九日發家信,五月十八又發一信,二十九又發一信,六月十八又發一信,不審俱收到否?二十五日接到澄弟六月一日所發信,具悉一切,欣慰之至。 發卷所走各家,一半系余舊友,惟屢次擾人,心殊不安。我自從己亥年在外把戲,至今以為恨事。將來萬一作外官,或督撫或學政,從前施情於我者,或數百,或數千,皆釣餌也。渠若到任上來,不應則失之刻薄,應之則施一報十,尚不足以滿其欲。故兄自庚子到京以來,於今八年,不肯輕受人惠,情願人占我的便益,斷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將來若作外官,京城以內無責報於我者。澄弟在京年余,亦得略見其概矣。此次澄弟所受各家之情,成事不說,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益,不可輕取人財,切記切記。 彭十九家姻事,兄意彭家發泄將儘,不能久於蘊蓄。此時以女對渠家,亦若從前之以蕙妹定王家也。目前非不華麗,而十年之外,局面亦必一變。澄弟一男二女,不知何以急急定婚若此?豈少緩須臾,即恐無親家耶?賢弟行事,多躁而少靜,以后尚期三思。兒女姻緣,前生注定,我不敢阻,亦不敢勸,但囑賢弟...
這封信的標題是: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與溫弟書,是曾國藩在北京寓所寫給弟弟曾國華的,此時的曾國華正在省城長沙求學,接觸到不少傑出人物,曾國藩在信中仔細分析了每個人的性格和優點,為弟弟與他們交往提出了建議,並為弟弟在詩詞、文章、書法等方面的學習都提出了十分有用的建議。信中提到的《東萊博議》為南宋著名學者呂祖謙所作,在后世常被視為八股文寫作的示範文本。此外,文中還提到了宋元之際著名的詩人元遺山,也就是元好問。元好問的詩多關注國家、民生等問題,他的“喪亂詩”十分著名,詩詞風格與杜甫十分相近,這也是為什麼曾國藩說學杜詩時可以先從元好問的詩入手。 溫甫六弟閣下: 五月二十九、六月初一連續接到弟弟三月初一、四月二十五、五月初一三次來信,還有兩篇文章,文筆確實可愛。 信中說,“兄弟間有話直說,毫無隱瞞,父子祖孫之間就不能不注意委婉表達感情了”這幾句話里有大道理。我做事向來以為真誠便可於天地無愧。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又有何妨。昨天接到弟弟的信,才明白即便是像天地一般至親的家人,有時也要委屈行事,這是我的過錯,我的過錯呀! 香海為人最好,我雖然跟他...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與溫弟書 溫甫六弟左右: 五月廿九、六月初一連接弟三月初一、四月廿五、五月初一三次所發之信,並四書文二首,筆仗實實可愛。 信中有雲,“於兄弟則直達其隱,父子祖孫間不得不曲致其情”,此數語有大道理。余之行事,每自以為至誠可質天地,何妨直情徑行。昨接四弟信,始知家人天親之地,亦有時須委曲以行之者。吾過矣!吾過矣! 香海為人最好,吾雖未與久居,而相知頗深,爾以兄事之可也。丁秩(zhì)臣、王衡臣兩君,吾皆未見,大約可為爾之師。或師之,或友之,在弟自為審擇。若果威儀可則、淳實宏通,師之可也;若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或師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視為等夷,漸至慢褻,則不復能受其益矣。 爾三月之信所定功課太多,多則必不能專,萬萬不可。后信言已向陳季牧借《史記》,此不可不熟看之書。爾既看《史記》,則斷不可看他書。功課無一定呆法,但須專耳。余從前教諸弟,常限以功課。近來覺限人以課程,往往強人以所難,苟其不願,雖日日遵照限程,亦復無益。故近來教弟,但有一專字耳。專字之外,又有數語教弟,茲特將冷金箋寫出,弟可貼之座右,時...
這封信的標題是: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稟父母書。是曾國藩於1841年,也就是鴉片戰爭爆發的后一年,在京城寫給遠在家鄉的父母的。這年,曾國藩剛剛三十一歲,正在翰林院為官,其九弟曾國荃則跟隨他在京讀書。曾國藩對弟弟曾國荃要求十分嚴格,曾國荃難以忍受,故而向曾國藩提出想要回家的請求,但並未說明原因。曾國藩寫給父母的這封信即是為了向父母說明事情原委和自己的看法。文中所言甲三,是曾國藩之子曾紀澤的乳名。文中提到“英國佬在浙江尋釁滋事”則是指鴉片戰爭時英軍北上,攻陷浙江定海等處的情形。 孩兒曾國藩跪請父母吉祥平安: 八月十四號接到家里來的三封信,里面有父親的信一封,叔叔的信一封,另有丹閣叔叔的信一封。十八號那天,我往家里寄了第十二封信,不知道您是否已經收到了?孩兒在北京,身體健康,紀澤他們母子也像往常一樣,很好。只是九弟他迫切的想要回家,不知道是為什麼。自從九月初開始,弟弟就說他想回家,我一開始聽到他提起時十分詫異,一再問他,他都没有說明原因。也不知道是我哪里招待不週,讓他不快,使他不願跟我住在一起了。孩兒我勸他說明原因,千萬不要把不快埋在心里,產生猜忌之心。如果我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弟弟可以鄭重的指...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十五日與父母書 男國藩跪稟父母親大人萬福金安: 八日十四接家信三件,內系得父親信一,叔父信一,丹閣叔信一。十八日男發家信第十二號,不知已收到否? 男等在京,身體平安,甲三母子如常。惟九弟迫思南歸,不解何故。自九月初間即言欲歸,男始聞駭異,再四就詢,終不明言。不知男何處不友,遂爾開罪於弟,使弟不願同居。男勸其明白陳辭,萬不可蘊藏於心,稍生猜疑。如男有不是,弟宜正容責之,婉言導之,使男改過自贖。再三勸諭,弟終無一言。如男全無過愆(qiān),弟願歸侍定省,亦宜寫信先告知父親,待回信到時,家中諭令南歸,然后擇伴束裝,尚未為晚。男因弟歸志已決,百計阻留,勸其多住四十天,而弟仍不願,欲與彭山屺(qǐ)同歸。彭會試罷屈,擬九月底南旋,現在尚少途費,待渠家寄銀來京。男目下已告匱,九弟若歸,途費甚難措辦。 英夷在浙江滋擾日甚。河南水災,豫楚一路,饑民甚多,行旅大有戒心。胡詠芝前輩扶櫬(chèn)南歸,行李家眷,雇一大船,頗挾重資,聞昨已被搶劫,言之可慘。九弟年少無知,又無大幫作伴,又無健仆,又無途費充裕,又值道上不甚恬謐之際,兼此數者,男...
這封信是道光三十年正月,曾國藩從北京家中寫給幾個弟弟的。道光二十九年年底曾國藩的祖父去世,他十分悲痛,思念家人,所以此時的他想把父母、叔父叔母接到北京來,在信中向弟弟們詳細說明了自己的計劃,這是這封信的主要內容。同時,曾國藩向弟弟們說明了想要做個“好人”,應該從什麼地方入手,這一點值得留意。 四位老弟: 正月初六那天接到三封家里寄來的信,一封是去年十一月初三寄過來的,里面有六弟代筆的父親手諭。一封是十一月十八號所寄的信,里面有九弟代筆的父親手諭。一封是十二月初三那天四弟從縣城寄的一封信,內容很詳細,讓我這個遊子在外也能了解家里發生的點點滴滴。 廟山上的金叔,不知道為了什麼事,就能拿騰七的錢,如果這在道義上說不過去,那麼就不要輕易接受這筆錢。如果想做一個好人,首先就要在這方面多注意。只有這樣才能讓鬼神都佩服,那麼自然會每天進步,越來越有涵養、越來越有氣質。否則的話就會不知不覺的墮落,終究會有被人看不起的一天,所以不可接受不義之財,這件事一定不能不注意。各位弟弟現在都處在人生最好的時候,家里的事有我來擔著呢,你們正好可以做一個光明磊落,讓鬼神都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