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論2·郭德綱品俗文化史第二季
20min2019 MAR 19
播放聲音
喜歡
評論
分享

詳細信息

郭論 


豆腐是中國人的飲食文明的結晶之一,據說還没有耶穌的時候就有豆腐了。到現在,做湯做菜、配葷配素、無不適宜。


豆腐的誕生 


劉安的“無心插柳”


相傳是在公元前164年,由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所發明。距今天已經2100多年了。


劉安畫像


相傳劉安好仙道,招納各方賢士談仙論道,其中著名的有蘇飛、左吳、田由等八人,號稱“八公”。劉安帶眾人在壽春的北山著書煉丹,他們磨制黃豆汁,用豆汁培育丹苗。


一天,豆汁與石膏偶然相遇,形成了鮮嫩綿滑的固體。劉安無意間品嘗,發現其味道鮮美,為之取名“豆腐”。



諸多說法


袁翰青以為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學者筱田統根據五代陶谷所著《清異錄》“為青陽丞,潔己勤民,肉味不給,日市豆腐數個”,認為豆腐起源於唐朝末期


且不去探究誰對誰錯,此后,豆腐傳入民間,人們把劉安等人論道煉丹的地方稱為“八公山”,而八公山也被認為是豆腐的發源地。



“豆”是如何成為主食的? 


有出土文物證明,在東漢末年,民間制作豆腐已經有很成熟的工藝,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村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已清晰描繪了制作豆腐的泡豆、磨豆、過濾、點漿、整壓等流程。



《史記》里有一篇《貨殖列傳》,對人們的飲食有一些記載。那時南北方的口味差異很大,南方吃稻米,北方吃麥和粟。

豆,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


黃豆在那時稱為菽(shū),是中國的最原生的物種。漢初没有什麼吃豆子的好辦法,豆子要煮,直到三國時期,曹植“七步成詩”,還在寫“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煮熟了之后不怎麼好吃,並且會脹氣。



中國一直都是農耕文化的國家,飲食上最大的特點就是:以糧食谷物來搭配蔬菜。中國人向來飯菜分離,對於普通百姓來說,肉只是過年過節時的調劑。


中國自古戰亂頻發,自然災害頻發,人們在動蕩之中,從吃喝上衍生出了非常多的民間智慧,從大豆中獲取幼稚的植物蛋白,並且因為此,衍生出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豆制品。



豆腐身價可不低 


味美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豆腐,做湯做菜,配葷配素,苦辣酸甜,隨意所欲。這小食材,可以和各種佳肴同烹,吸收眾長,集美味於一身,也可以自成一格,令人難忘。


老郭美食單


食欲不振時:香椿拌豆腐,或者皮蛋拌豆腐、小蔥拌豆腐。





時間允許下:麻辣燙,或者鼎鼎大名的麻婆豆腐,或者煎的兩面焦黃的家常豆腐,還有毛豆燒豆腐。







營養高


江蘇有句諺語這麼說:“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錢又滋補。”豆腐的蛋白質含量=1/2牛肉和豬肉的蛋白質含量,但是價錢卻便宜多了。


豆腐的脂肪,是植物性的,和肉類所含的動物性脂肪不同,吃了不會引起血管硬化和心臟病等毛病。


另外,豆腐含有很低的碳水化合物,適合減肥。它的鈣質含量和牛奶相同,適合孕婦和發育中的嬰幼兒。



眾人愛


豆腐是漢文帝時代發明的,到了宋朝時才逐漸普及,到了清代,豆腐擴及上層家庭,有時甚至調理成帝王專用的做法。


連慈禧太后都愛,不是常說這慈禧太后駐顏有方嘛,其中有一項就是,每天都要吞珠食玉。(每天都要吃一味潤膚養顏的“珍珠豆腐”)



豆腐里的文化 


麻婆豆腐


豆腐烹調技巧的扛把子,非麻婆莫屬。光緒二十七年,夫君掌櫃不慎翻船,就剩巧巧(麻婆小名)孤苦伶仃。小姑淑華看她可憐,不舍她獨自再嫁,姑嫂倆為了生活,開了間裁縫鋪。


不到半年生意卻冷淡下來,好在掌櫃生前人緣好,那些常來舊店歇腳的人就來接濟姑嫂二人,帶些吃食。巧巧長久不好意思也就張羅著給大夥做起來,她的臊子豆腐,慢慢的經過眾口宣揚,非常有名。也在這些鄰里一來一往的友誼中,練出一手專燒豆腐的絕技。這就是后來的麻婆豆腐。



文學作品


在歷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也有很多對豆腐的描繪,《西遊記》中的“豆腐船”,《儒林外史》中的“豆腐飯”,《紅樓夢》中的“豆腐皮包子”,蘇軾的“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甚蜜酒”,都是對豆腐的讚美,而最美的還屬那句“旋乾磨上流瓊液,煮月檔中滾雪花”。



在章回小說與舊劇中,常喜歡安排一些孤苦無依的老頭老婆以買豆腐為生,比如《天雷報》里的張元秀。文學作品里讓它與貧苦的人發生聯想,大概與它利潤薄有關系。所以豆腐在中國來講,還是勤勞的象征。


《天雷報》劇照


到如今,各地菜肴中都保留著豆腐這道美食,民間還流傳著許多與豆腐有關的故事、歌謠、諺語和歇后語,這些勞動人民的口頭作品,也是豆腐文化的體現。


豆腐遠播海外 


豆腐在東方,很早就從中國傳出去了,最早的考證是在十二世紀末的一篇僧人日記中有關豆腐菜品的一則記錄。


到了十五世紀,豆腐在日本的奈良、京都傳播開來,最早也是宮廷和貴族的食物。


到了十六世紀,完全普及開來,成為日本餐桌上的常見食物。


鐵板日本豆腐


豆腐在西方,多是由我們華人發揚光大,這里不得不提一個人,李石曾先生。1900年,李石曾21歲,到法國留學。幾年后,李先生在法國開辦了一家豆腐公司,可以說是最早把中國特有的食物——豆腐,推行到海外去的人。


李石曾照片


那時候正值清末革命,他們到國外去留學,豆腐公司成為勤工儉學者們最早的實驗場所,同時這里也成為革命的財源。


當年他們的豆制品可以做成全份西餐,還包括豆制咖啡、豆乳,由此慢慢的,豆腐的名聲,更在西式的生活方式中傳播開來。



據說豆腐在海外的傳播,也得益於這豆腐公司的戰時影響,遺留下來的一些軍眷區,都是由從東方戰場調回去的美國空軍人員和家屬聚居,其中有些軍人娶了東方女性,做豆腐的技術也就這樣流傳去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