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善睡眠的關鍵是什麼
親愛的朋友,你好。我是音樂療愈師之愷,歡迎收聽七天音樂療愈睡眠課,今天的課程中我們要和大家聊一聊睡眠的修復關鍵究竟是什麼?
我們知道睡眠的狀態是可以分成非快速眼動期的深睡眠以及快速眼動期的睡眠。而這兩個狀態的睡眠在我們整個睡眠過程中是交互輪替著的。在非快速眼動期的睡眠狀態中,包含了入睡期、睡眠紡錘波的基礎睡眠期,緩坡睡眠期以及深睡眠期等四個階段。在非快速眼動狀態的睡眠中,會使身體及大部分的腦細胞都進入休眠的狀態。
們要知道,大腦皮質就是掌管我們的記憶事物和思考的部分。它聚集了許多神經元細胞,而在每個神經細胞彼此之間傳遞著無數的信號。因此它也會同時對我們的身體送出反應的運動指示。只不過在睡眠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是處於非常靜止的狀態。因此不太會有太多外來的訊息傳入大腦。所以在這樣的情境下,是非常有利於我們大腦本身來進行記憶的整理與固定。還有就是一些潛意識信息的再處理。
所以我們大致可以把睡眠理解為具有兩個部分的重要生理機能。第一個部分就是身體各類器官機體的修復與維持,而另一個部分就是我們大腦意識信息的在整理。而今天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來了解這兩個不同睡眠狀態的技能運作,我們肯定要先認識一下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我們要知道所有的內臟、內分泌腺、外分泌腺、血管以及全身的汗腺,都是依靠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來使其獨立運作的。譬如說呼吸心跳、血壓、體溫、發汗、排汗、排便、排尿等等,都是透過自律神經來調節的。而我們在睡眠中依然可以維持生命的運作,也同樣要歸功於它。
基礎上來說,自律神經系統包含了交感神經以及副交感神經系統兩種。交感神經系統會使我們的瞳孔放大,血管收縮,心跳加快,氣管擴張,我們的腸胃以及排泄活動也會降低。而副交感神經系統則會讓我們的瞳孔縮小,血管擴張,心跳變慢,器官縮小,但是反而會促進我們腸胃以及排泄的活動。事實上,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的運作是直接受到我們的情感、情緒以及感官而有所影響的。良好的自律神經系統是必須透過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之間保持平衡,並且對體內的內臟器官進行調控,在兩者之間有一定的節奏韻律。
倘若以一天來看,白天主要就是交感神經的活動,是為白天的活動做好必要的準備。而到了晚上則是由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主要是為休息或者是睡眠來做好準備。而在一年當中的夏天則是以副交感神經的活動為主,相反的在冬天就會換成是交感神經的系統活絡了起來。我們如果更簡單的來說,或許可以把自律神經系統的運行當做是在高速公路上的行車駕駛過程,而交感神經就是踩油門加速的動作,副交感神經就是踩刹車降速的動作。我們一般在公路上,在油門和刹車是需要根據當時的路況來彼此配合相互調節的,這樣才可能順暢地行駛。如果我們在該踩刹車的時候卻踩了油門,或者是在該加速的時候我們卻減速了,那樣的后果我想大家都可以猜想得到,一定是手忙腳亂,甚至會發生一些意外。
因此我們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我們也可以說當我們無法正常入睡,或者是在睡眠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障礙的時候,非常有可能就是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失調了。換句話說,當副交感神經應該要發揮減速作用的時候,卻没有發揮,甚至相反的還發揮了交感神經的加速作用,讓我們整個生理的節律系統都失去了和諧與平衡的互動節奏。一般說來,影響我們自律神經失調的最大因素跟承受長期的壓力是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的。根據近年來的醫學研究報告也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生理疾病症狀是來自於心因性的壓力而產生的。我們甚至可以說長期的壓力就是萬病之源。日本腦科學專家以一句相當簡短的話來解釋壓力。他說,相反的糾葛出現在腦的狀態。這也就是說當我們面對情緒上或者是身體上出現了一些有形的或者是無形的威脅時,我們卻無法正常回應的感受狀態。
嚴格說來,一個人活著是不可能完全没有壓力的,當我們感受到某種壓力的時候,我們自律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就會開始發生作用,讓我們整個人進入到一種備戰的狀態。而這樣的狀態是可以提升我們的注意力以及應變的能力來應付眼前的壓力的。然而等到壓力一解除,我們就會自動地透過副交感神經來調節我們的生理機能,進入到放鬆的狀態。所以在這兒有兩個關鍵詞要來提醒大家,第一個就是長期的,第二就是無法正常回應的感受。換句話說,就是當我們如果覺察到自己長期處在一種面對威脅,但是卻無法正常回應的感受狀態的時候,那麼我們的健康和正常的生理機能很可能就正在受到嚴重的破壞了。
其實睡眠障礙和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相互影響,雞生蛋蛋生雞的惡性循環關系。無論是哪一端出了問題,都會直接的影響著另一端。如此一來,我們或許也可以把它們當成是同一件事情來看。這也就是說我們一旦擁有好品質的睡眠,自然就會強化我們自律神經系統的節律功能。而反過來,如果我們促進我們自律神經的平衡調節,排除那些影響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那也就一定可以幫助我們改善睡眠的品質,並且朝向身心良性的循環而邁進。
所以在今天的課程里,我們要好好的一起來正視長期出現在我們大腦中的糾葛與威脅,這也就是長期的壓力來源。我們或許應該要多花一點時間去好好的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當我們的自尊受損的時候,內心感受到了傷害,但卻不允許自己加以反駁,或者是對抗的狀態。究竟持續了多久?我們應該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關注,去了解自己究竟有多少的憤怒、衝動累積在我們的大腦的邊緣系統,被我們大腦新皮質的理性持續的壓抑著。因為這樣的長期壓抑反而會有隨時爆炸的可能性,它會讓我們的人格也會顯得特别的不穩定。而那些被壓抑下來的憤怒和衝動,則會經過大腦的邊緣系統,直接影響著大腦新皮質內部的下視丘。而這個下視丘正好就是我們自律神經系統的中樞。所以這也就是說,一旦我們的下視丘長期接受了來自邊緣系統的憤怒和衝動,就會不斷的持續提高我們交感神經的緊張度,而在身體上產生了不平衡的現象,造成了我們所說的自律神經失調。
我想聊到這兒,大家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想要改善睡眠的品質,大部分的醫師或者是治療師都會先從舒壓與放鬆這兩個部分開始著手了。是的。之愷今天也要帶領大家透過音樂來進行舒壓與放鬆的練習。不過在練習之前,我們還是要先把放鬆這個概念好好的來重新理清一下,因為大部分人對放鬆的概念都會有所混淆。一般人以為放鬆就是在電視機前面懶洋洋的躺著,要不就是看一場足球賽、網球賽,或者是出去找朋友聊聊天,喝杯啤酒,又或者是干脆讓自己去打打球運動一下,要不就是放個假到國外去旅遊。
其實這些行為都不是真正的放鬆,因為只要我們的頭腦還依然盤旋著工作、事業、人際關系、名位、錢財甚至是信仰等等。我們的心依然有所執著,那就不能夠真正的放下。那也就不是處於放鬆的狀態了。真正的放鬆不只是安靜,它其實是包含了調試我們身心狀態的過程。這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有關身體的生理反應,其中包含了血壓和心跳的下降,讓我們的血液流轉向頭腦與皮膚,而不是流向肌肉,或者是呼吸的速度以及耗氧量的下降,讓我們的腦波漸漸的成為阿爾法波。在這個時候我們的身體會感覺到溫暖,而我們的頭腦也會更加的專注清醒。我們一般從臨床的觀察來說,在白天的時候我們的頭腦越是清醒,到了夜晚我們就越容易獲得好的睡眠。
臺灣腦神經內科專家陳醫師曾經告訴我們,真正的放鬆是要達到內心深處的平靜。他說“學習各種技術都需要花時間去練習,當然放鬆也是。而現代人太多的問題都在於過度關心週圍的事物,老是被外在的生活所干擾,譬如說財富、股票、地位、名譽、愛情、成就等等。”他同時也提醒著大家,千萬不要一昧地被媒體的渲染或者是廣告的慫恿,擴大了我們內在的各種貪念,而唿略了可以好好面對自己的時間。我們更應該好好的去探問一下自己這一切的忙碌究竟是為了什麼?要試著去尋找,究竟能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讓自己的內心得到更多的平靜與喜悅。是的,只有學會放鬆,我們才能達到內心深處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