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流國家,正在想方設法遏制美國穩定幣蔓延的速度。一家由歐洲九大銀行組成的財團上週四宣布,他們將組建一家新公司,以推出一種以歐元計價的穩定幣。該公司的目標是,“為目前由美國主導的穩定幣市場打造歐洲替代方案,進而助力歐洲在支付領域實現戰略自主”。 這些主流經濟體都在擔憂,“若美元穩定幣被廣泛用於支付、儲蓄或結算,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控制力將被削弱。”中國也迅速邁出了一步,9月25日,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正式於上海運營,同時推出了跨境數字支付平臺、區塊鏈服務平臺以及數字資產平臺。 讓人民幣走出去,正是中國在數字金融競爭中“防守”的關鍵一步。但面對既有格局,我們究竟該怎樣突圍? 【時間軸】 02:24 美元在現實世界稱霸,又在數字世界復制了自己 05:42 為何不模仿美國,直接用人民幣穩定幣出海? 08:47 想被國際資本廣泛接受,信任比技術更難攻克
10月13日淩晨3時16分左右,四川成都天府大道仁壽視高段發生一起涉及小米SU7 Ultra的交通事故,駕駛員不幸遇難。從交通法規的角度出發,此次事故的歸責很明確,即便没有酒駕也是駕駛員全責。唯一剩下的疑問在於“車門為何没能打開”。 與今年早前發生的智能駕駛事故不同,小米在此次事故中的直接責任明顯要小上許多。然而,過去一段時間里,小米汽車用戶在現實道路上的事故持續頻發,仍無情揭露了一個事實——小米汽車接下來的底層經營戰略,必須進行調整了。 【時間軸】 01:54 性能、平價、年輕化,小米汽車的“危險三角” 04:19 “難以操控”的性能模式,同樣“難以限制” 06:37 “出奇制勝”的小米,該學會“守正”了
10月10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上宣布,最遲從11月1日起,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再加征100%關稅。與此同時,他還提出對“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以此作為對中國最近在稀土出口管制等舉措的反擊。 目前,這一威脅仍停留在社交媒體聲明階段,能否真正落地,還取決於中美雙方接下來的博弈。但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市場恐慌。當晚美股大幅下挫,芯片與新能源板塊跌幅居前。 中國資本市場也難獨善其身。10月10日,富時A50期指夜盤一度暴跌超過4%,刷新數月最大跌幅;中概股普遍重挫。 那麼,這一輪關稅風暴對A股各板塊究竟意味著什麼?哪些行業會首當其衝,哪些板塊又可能相對穩健? 【時間軸】 01:19 分化的智造業 04:23 撕裂的有色金屬 08:06 銀行股重回壓艙石 12:47 大消費到了“表現時刻”?
10月10日晚,有消息稱宗馥莉辭去了娃哈哈董事長等職位。經虎嗅核實,這一辭職動作發生於9月,截至10月10日,該動作已經通過了娃哈哈董事會。自2023年起,其父宗慶后讓她“實際上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當時宗馥莉以副總經理身份開啟了一系列改革。而不到三年間,她得到又交出了娃哈哈的最高權柄。 那麼,宗馥莉為何“下課”?她作為娃哈哈的管理者表現如何?她的動作為何如此頻繁乃至變形?這又能給其他接棒者帶來哪些啟發? 【時間軸】 04:15 大刀闊斧的內外部同時改革,未能完成 08:10 宗馥莉為何這麼急? 11:05 “下課”后的宗馥莉去哪里?
過去一年里,雲南咖農們的日子突然就好起來了。“咖啡鮮果采購價從往年的每斤3到5元,一年內漲了近3倍,來到每斤11元左右。”炬點咖啡園藝師葉濤告訴虎嗅,“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氣候變化導致阿拉比卡咖啡主要種植地減產,驅動咖啡豆價格上漲。” 但“一個令人憂心的事實是,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種植面積正因氣候變化而逐漸縮小,等到下一代,我們能喝到精品咖啡豆的機會可能很少了。”那麼,氣候變化究竟是如何影響咖啡豆生產的?我們作為消費者又會如何買單? 【時間軸】 01:36 從咖啡生長過程,看氣候如何影響生產 07:05 咖啡豆漲價那麼多,為何你還能喝到9.9元一杯的咖啡? 10:53 作為熱帶國家支柱產業的咖啡,與更可持續的未來
在過去的工作中,因為需要給老年人設計智能產品,我逐漸接觸到了美國的老年人群體;遇到過很多對科技熱情的老年人,也探訪了不少老年人社群和養老院。於是,我便準備寫一寫我看到的現狀。 我嘗試描繪美國普通人的養老生活,並揭示在其他地方很少被提及的挑戰。我們將從這一代美國老年人的畫像開始,解讀美國老年人的養老觀念,並帶你看看真實的養老現狀。 【時間軸】 00:42 經歷過黃金時代的“嬰兒潮一代”,到底有多自豪? 04:06 美國養老院貴得離譜,性價比也不高 07:59 養老院和居家養老的生活,分别是怎樣的? 12:22 老年人中最高發的問題無法解決,那就是孤獨感
九月的最后兩週,減重藥又成醫藥圈討論熱門。其中,手握“藥王”司美格魯肽的丹麥制藥巨頭諾和諾德全球裁員9000人,掀開了全球減重藥市場重構的一角:“一家獨大”的黃金時代謝幕,“諸神混戰”的下半場拉開序幕。 此次行動不只是裁員,更是一次資源重新分配的過程,是一次全公司轉型。調整后,諾和諾德的資源將進一步聚焦到降糖和減重領域。 輝瑞、禮來等跨國藥企也在斥巨資買入下一代減重藥,中國玩家們也正悄然集結。諾和諾德的戰略失誤與研發焦慮,正在成為更多玩家登上千億牌桌的絕佳機會。 【時間軸】 01:38 市場營銷成了減重藥王的最大失誤 05:46 國產減重藥,有哪三張牌可打? 08:47 副作用和內卷,成了達摩克利斯之劍
愛喝咖啡茶飲的消費者,開始躲著“主理人”。在星巴克、瑞幸教育完咖啡市場,將咖啡拉下神壇后,消費者厭倦了千店一面的體驗,於是,一個不錯的“IP故事”變成主理人咖啡品牌的重要資產。然而,主理人光環正迅速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各大社交媒體上,KOL爭相模仿“嘲諷”主理人的情景。 主理人故事被濫用了,變成了掩蓋產品不足的遮羞布。主理人,也演變為所有個體戶和小店老板的通用標簽。那麼,曾經的“主理人”是怎麼做咖啡的?為什麼這個小眾市場迅速變得良莠不齊?“高價、難喝、規矩多”的刻板印象是真的嗎?主理人咖啡的模式,走到儘頭了嗎? 【時間軸】 02:19 從拒絕流水線,到變成流水線 05:43 討厭主理人咖啡,到底是在討厭什麼? 09:37 “個性”與商業的邊界到底在哪里?
14歲開始隱忍布局,40歲正式反擊,宗馥莉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長公主歸來復仇”短劇。這部短劇彙聚了接班受阻、遺產爭奪、股權糾紛等各種要素,按節奏該進入高頻反轉的“爽點”劇情了。但現實畢竟不是短劇,宗馥莉也不是爽文女主,没有超能力buff,她能做的也只有以身入局,並展開貼身肉搏。 去年7月,她就曾以辭職為手段,發起過一次“自傷式襲擊”,最終不僅接任娃哈哈董事長,還接手宗慶后所持有的娃哈哈集團公司全部股份,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但近期的新一輪戰役,她直接拿“娃哈哈”品牌開刀,或將從2026銷售年度起推廣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那麼,宗馥莉究竟面臨著哪些問題和壓力,讓她如此頻繁地兵行險著?“替換”國民品牌背后的目的是什麼?這又可能給娃哈哈帶來哪些衝擊? 【時間軸】 02:31 “娃哈哈”商標與品牌話語權爭奪戰 05:44 相比辭職風波,經銷商為何此次反應劇烈? 09:15 腹背受敵的宗馥莉,想要“不破不立”
A股的主要指數仍在持續走高。中央彙金在4月8日發布公告,明確了自身“國家隊”和“類平準基金”的角色,並表示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下一步,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 在A股市場上,中央彙金、社保基金、證金公司、中國誠通、中國國新因為各自的地位,都會被冠以國家隊的身份。那麼現在,為何是中央彙金成了它們中的“旗手”? 【時間軸】 00:39 中央彙金的救市歷史與資金來源 05:59 為什麼中央彙金的核心手段是ETF? 10:17 牛熊自有轉換規律,不要對中央彙金的影響估計過高